湖南雅卓環境管理有限公司
Hunan yazhu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. Ltd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731-82228612   15802685312
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
村里越來越美 保潔員“都要下崗了”

2018-06-25 20:53瀏覽數:709 

clylym.jpg

天門鄉建國村整潔的環境


clylym1.jpg

村民的生活垃圾由天門鄉垃圾處理中心集中處理


 6月20日8時,剛撂下碗筷,方正縣天門鄉太平村村民徐俊就騎著電瓶車出了門,村里大路小道他遛了個遍,找啥?找垃圾。因為除了農民的身份,徐俊還有個頭銜:村保潔員。


  從前,在徐俊的印象里,保潔員只有城里有。但前年,他被任命為保潔員后,才感到自己的新身份不但光榮而且很重要。光榮來自變化,從那年起,村屯不但多了保潔員,而且田間地頭、邊邊角角都變得越來越干凈。同時,村民的觀念也在變,“村里人更講衛生了,垃圾越來越少。再過幾年,我都要下崗了。”徐俊說。


  不只天門鄉,這樣的轉變發生在方正縣轄4鎮4鄉、67個行政村、253個自然屯。近年來,方正縣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,不僅實現了全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,村和村之間也開始“較勁”比拼,比的就是美和整潔。


  A 最美庭院 村民眼里的香餑餑


  走進天門鄉天門村郭麗家,記者一眼就看到了大門口掛的“文明家庭”和“最美庭院”的牌子,房屋窗明幾凈,院子里連柴火垛都碼得整整齊齊。聽到記者夸她家院子收拾得利索,郭麗言語里透出得意:“每家都想要、每家都在搶,不干凈利索牌子能掛我家門上?”她告訴記者,村里誰家要是不利索,大伙都得催他趕快收拾收拾。“我兒子去日本學習工作10多年了,今年回家,他說都要找不到家了。現在的家鄉和他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了。”郭麗說。


  “農村衛生環境治理,必須發揮村民作用。首先要引導農民增強環保意識,樹立‘自己家園自己建、自己家園自己管’的思想,發動農民自覺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中來。”天門村村委會主任楊秀昌說,村容村貌想變美,垃圾咋處理是最吃勁的難題。


  “多年來,村民習慣亂扔垃圾,田間地頭都成了垃圾場,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腳泥,想讓農戶去把垃圾簡單分類、集中處理真的很難。”楊秀昌介紹,為了解決這個頭疼的難題,村里做了大量工作,從改善村里整體公共衛生環境入手,修建水泥邊溝、統一建圍欄、設置垃圾桶、配備專職保潔員等。村干部挨家挨戶給村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,開展評比活動,對獲獎農戶進行大力表彰獎勵。“咱農村人講理,干凈比埋汰好,誰都懂。一家庭院整潔、講究衛生、得到表揚,其他家也不服輸,通過帶動,現在村里形成了一種比美、比整潔的風氣。”楊秀昌說。


  B 垃圾分類 村里的娃娃都知道


  當保潔員每天早晨在村里找垃圾的時候,天門鄉太平村劉家屯的李樹成也開始忙活,他負責屯里的垃圾轉運,上午他開著村里專門配給他的電動翻斗車將垃圾桶里的垃圾裝上車,運到村里的垃圾轉運點,再統一運往鄉垃圾處理廠。李樹成說,像他這樣的垃圾轉運員,全縣253個自然屯,每個屯都有一名。


  “開始的時候村民啥垃圾都扔一塊兒,到垃圾處理廠再分類,耗時耗力,現在村里給每個屯配發不同顏色的垃圾桶,會腐爛的如剩飯剩菜扔藍色桶里,像農藥瓶、磚頭、沙子這些扔黑色桶里,這個規矩村里很多孩子都知道。”李樹成說。


  “以往,垃圾采取鄉鎮轉運、縣處理的方式。但由于有的鄉鎮距離縣城較遠,把生活垃圾全部運到縣里,效率低、成本高,加上村民居住特別分散、意識不強,生活垃圾處于‘戶無分類、村難收集’的狀況,不少已建好的垃圾收集設施因后期管理不善而閑置或被破壞,甚至成為新的污染源。”天門鄉黨委書記薛春林說。


  “為了保證村里垃圾快速及時清運出去,現在采取戶分類、屯保潔、村收集、鄉鎮處理的方式,就是各村屯收集每戶的生活垃圾,由鄉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。


  據了解,方正縣充分結合縣情實際,合理布局,打造投入最小、效率最高、功能最強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。累計投入5800余萬元,在主城區和5個鄉鎮建成了“一大五小”6處垃圾無害化處理廠,成為全省首個縣鄉兩級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縣。


  C 美麗鄉村 提升農民精氣神


  順著干凈整潔的水泥路走進天門鄉太平村,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,河塘里的水清澈見底。在小廣場上,村民李國玉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。“以前這個季節你要來的話,滿大街刮的都是塑料袋,根本不愛出門。現在變了,村里越來越美、心里越來越得勁。”李國玉說,自從村里環境變好后,村民的戶外活動也豐富起來。傍晚,廣場上有打球的,有跳廣場舞的,還有健身的,群眾素質較以前大大提高,人人都知道要保護環境。


  天門鄉村屯的蝶變是方正縣推進全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,方正縣突出環境整治提升,培育示范典型,累計打造美麗鄉村樣板村25個,建設美麗鄉村重點村30個,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村44個。通過環境建設提升美麗鄉村精氣神,村民的幸福指數正隨著村莊環境不斷提檔升級。